特别说明:江西财经大学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由江西财经大学官方办学,新师教育集团(及关联单位)仅限于协助学校招生推广、提供教学实践基地服务及教学管理辅助服务。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学校始建于1923年,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据资料显示,学校排名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第7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9名;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109名;A股公司财务高管毕业院校排行榜校友总排行榜第11名、本科毕业校友排行第4名,硕士毕业校友排行第32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数排行榜第28名;中国高管校友大学排行榜第30名;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第45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66名;高考生最喜爱的百强大学榜第71名;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第71位;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第81名;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第88名;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全国第62名;2016—2020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第6名。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2003年。学院拥有江西省唯一的“金融学”专业博士点,同时还拥有“金融学”专业硕士点和“金融硕士”、“保险硕士”专业学位项目。“金融学”2002年获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称号,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2007年“金融学”专业获教育部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称号。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70%。在学院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千百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学院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近年来,学院加大高层次以及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已经建成一支以胡援成、严武、桂荷发、刘兴华、凌爱凡、肖峻、黄飞鸣、彭玉镏、蒋崇辉等博导为核心,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为满足社会各界精英提高专业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员,办学效果良好。

一、培养目标

学院紧扣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培养适应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在职人员的金融专业水平、经济知识水平及整体素质,造就一批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投融资高级管理人才和熟练掌握金融投资技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在职人员具备较为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素养,帮助学员更好地将金融理论与中国金融实践相结合,在本岗位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通过学习使具备条件的学员顺利取得硕士学位,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在读的职场学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借鉴、扩大和共享社会资源的平台。

二、培养优势

优势一: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江西省唯一金融学专业博士点,同时也是学校唯一可授予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学院;

优势二:任课教师团队实力雄厚,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同时获国家级和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授课教师团队出版了《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专业教材,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势三: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设立的江西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院,与江西省金融办、南昌市红谷滩管委会共同发起设立的江西金融发展研究院,与九江银行合作设立的九银票据研究院等知名科研机构以及江西财经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证券期货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与金融学院合署办公,学院还下设应用金融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强大的金融研究实力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及实训、研讨基地,切实加强学员专业知识;

优势四:学员共享金融界高端交流资源,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金融学院的学员可分享金融界高端交流会议资源,第一时间了解金融界最新资讯,为自己的金融职业找准方向。

三、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

【培养方向】

(一)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方向: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制度设计、资产价格预测和证券估值理论。

(二)公司金融理论与实务方向:主要研究公司代理问题;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资本结构等。

(三)投融资理论与实务方向:主要研究各种基金的投资策略绩效;风险投资价值;私募股票融资理论;公司兼并与重组、公司上市与退市政策、方案和案例等。

(四)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方向:主要研究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定价;投资与消费最优配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五)货币理论与银行管理方向:主要研究货币政策理论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信贷、利率和市场风险相互影响机制。

(六)国际金融理论与国际投资方向:主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汇率风险与通货膨胀;国际投资理论与应用等。

(七)金融科技与新兴金融创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众筹、P2P和区块链金融等新兴金融制度设计与市场应用;金融科技公司风险监管;金融大数据挖掘与智能金融创新。

(八)保险经营管理与创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商业保险经营管理,保险资金运用,保险宏观政策研究等。

【课程设置】

1、学位必修课程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4)货币银行学

(5)国际经济学

(6)财政学

(7)公共英语

2、专业选修课程

(1)国际金融

(2)资本市场理论

(3)公司金融

(4)金融工程

(5)金融风险管理

(6)金融计量学

(7)投资银行与IPO

(8)财务战略与财务报表分析

(9)证券与基金投资策略

(10)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案例

(11)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

(12)商业银行管理

(13)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

(14)保险学专业知识相关讲座

(15)金融研究前沿专题系列讲座

【颁发学位】

经济学硕士学位(学信网可查)

四、同等学力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相关要求

同等学力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学习培养阶段(简称第一阶段)、外语水平考试阶段(简称第二阶段)和撰写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简称第三阶段)。

1.第一阶段(课程学习):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按学院教学进度安排,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按要求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为同等学力教育)。课程学习期一般为1年,每月集中双休日采用线上/线下方式授课。

2.第二阶段(水平考试):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并修满学院规定课程的学分者,可报名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外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专业综合考试(每年一次)。

3.第三阶段(论文写作、答辩):全国统一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专业综合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论文通过评审、答辩,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学位论文撰写、评审及答辩阶段一般为1年。

从申请学位资格五年内未全部通过课程和全国统一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与学科专业综合考试者,将取消申请学位资格,如需申请学位要重新报名课程学习。

注:申请人必须在完成规定学分并通过全国统考后一年内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申请。外语统考与国家英语4-5级水平相当。

五、同等学力硕士待遇

1、修完课程学分、期末考试及全国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由江西财经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2、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与全日制硕士学位证书样式一致,在教育部“学信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注册查询,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出国留学、报考申请博士学位等方面具有同等效力。

六、学费

学费缴纳分两段制进行,即课程学习阶段和撰写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各项收费实际以学校最新规定为准。

各阶段费用分别一次交清。缴费后统一开具电子票据。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止学习,所交费用不予退还。参加国家水平考试费用及水平考试辅导费用、学习期间的书籍资料费、学位论文打印费、到校听课、参加考试和论文答辩的差旅、食宿等各项费用自理。

七、其他事项

1.申请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位论文等必须真实有效,否则不能申请学位。若因证书等不真实造成后果,一切责任由申请人自负。

2.所有教学、考试规定都以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为准。

八、招生报名

1.报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

(2)本人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正面蓝底免冠照片。

2.报名时间:全年可报名,报满即止。